一、政策动态:国内调控深化,国际格局重塑
(一)国内政策深度解读
在 “双碳” 目标的持续推动下,我国钢铁、水泥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。2024 年,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严控钢铁新增产能,推进产能置换,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碳。该政策要求钢铁企业在 2025 年底前,吨钢综合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5%,碳排放强度降低 18% 。这一政策促使钢铁企业加大在氢冶金、电炉短流程炼钢等低碳技术上的研发投入,如宝武集团已启动多个氢基竖炉项目试点。
2025 年初,工信部印发《水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,对水泥行业提出更高要求。方案规定,2025 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 30%,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全部清零 。政策推动水泥企业加速淘汰落后立窑生产线,转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,并鼓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,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。
(二)国际供需关系深度解读
从供应端来看,中国钢铁、水泥产量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。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,2023 年全球粗钢产量 18.35 亿吨,中国产量 10.68 亿吨,占比高达 58.2% 。在水泥领域,中国水泥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60% 。但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钢铁、水泥出口面临挑战。2024 年,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启动新的反倾销调查,美国也加强了对进口水泥的质量监管,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。
需求端上,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存在分化。新兴经济体如印度、东南亚国家对钢铁、水泥需求持续增长,推动区域内产能扩张;而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因经济增速放缓,需求相对疲软。国际能源署(IEA)预测,2025 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速约为 1.2%,水泥需求增速约为 1.5% ,整体增速较为平缓。
二、产业链各环节详细分析
(一)产业链构成
钢铁产业链上游涵盖铁矿石、焦炭等原材料开采与加工;中游为钢铁冶炼与轧制,包括长流程(铁矿石 - 烧结 - 炼铁 - 炼钢 - 轧钢)和短流程(废钢 - 电炉炼钢 - 轧钢)两种工艺;下游应用于建筑、机械制造、汽车、家电等多个领域。
水泥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石灰石、黏土等原材料开采;中游为水泥熟料生产及粉磨,核心工艺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;下游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、房地产开发等领域,同时延伸至水泥制品、混凝土搅拌等环节。
(二)受益环节及内在逻辑
在钢铁行业,具备低碳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冶炼环节受益最大。随着 “双碳” 政策推进,掌握氢冶金、富氢碳循环高炉等低碳技术的企业,能够获得政策补贴和绿色金融支持,同时降低生产成本。例如,宝武集团通过技术改造,将吨钢碳排放降低 12%,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。此外,短流程炼钢企业凭借废钢资源利用和较低的能耗,也迎来发展机遇。
在水泥行业,产业链一体化程度高、技术先进的企业受益明显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因生产效率高、能耗低,成为政策鼓励方向。海螺水泥等企业通过建设大型生产线,实现规模经济,同时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业务,拓展盈利空间。此外,拥有优质石灰石资源和完善物流体系的企业,能够有效控制成本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三、产业链相关优势上市公司
(一)钢铁行业
宝武集团(未上市,旗下宝钢股份 600019.SH):全球最大钢铁企业,在低碳技术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。已建成全球首条商业化运营的氢基竖炉生产线,2023 年吨钢碳排放同比下降 12%。旗下宝钢股份高端汽车板、电工钢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超 30%,在高端钢材领域拥有定价权 。
河钢股份(000709.SZ):国内重要钢铁企业,积极布局绿色转型。2024 年启动氢冶金示范工程,预计 2025 年实现年产 80 万吨绿色化产品。公司在建筑用钢、高强钢等领域具有优势,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型基建项目 。
华菱钢铁(000932.SZ):专注高端钢材生产,产品涵盖汽车板、风电用钢等。2023 年高端产品营收占比超 60%,盈利能力较强。通过持续技术创新,在高强钢、超薄规格汽车板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。
沙钢股份(002075.SZ):短流程炼钢龙头企业,以废钢为主要原料,生产成本较低。公司拥有先进的电炉炼钢技术,产品质量稳定,在建筑用钢、优特钢等领域具有较高市场份额 。
中信特钢(000708.SZ):特钢领域领军企业,产品包括齿轮钢、轴承钢等。公司技术研发实力雄厚,拥有多项核心专利,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,附加值高 。
(二)水泥行业
海螺水泥(600585.SH):全球水泥龙头企业,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超 5 亿吨。公司技术先进,能耗水平低于行业平均 15%,并大力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业务。2023 年,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18%,市场抗风险能力强 。
中国建材(03323.HK,旗下天山股份 000877.SZ):国内最大水泥企业集团,通过整合区域产能,提升市场集中度。公司拥有优质石灰石资源,产业链一体化程度高,在西北、西南等区域市场占有率超 40% 。
冀东水泥(000401.SZ):北方水泥龙头,在京津冀地区具有绝对市场优势。公司积极推进节能降耗改造,2024 年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 8%。同时,布局混凝土、骨料等业务,延伸产业链 。
华润水泥(01313.HK):华南地区水泥龙头企业,依托沿海港口优势,物流成本低。公司注重技术创新,研发的高性能水泥产品广泛应用于重点工程。2023 年,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占有率超 35% 。
华新水泥(600801.SH):水泥行业技术创新先锋,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。公司产品质量优良,远销海外。2024 年,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 25%,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。
数据来源
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发布的政策文件及新闻发布会内容。
世界钢铁协会(WSA)《2023 年全球钢铁产量报告》。
各上市公司年报、半年报及企业公告。
券商研报,如中信证券、中金公司等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。
国际能源署(IEA)相关数据及分析报告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