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往往会对成长存在误解,以为它必须伴随着外界可见的进步与成绩,或者借助赞美声的持续增涨来衡量自己的价值。然而,王楚钦则提到:“我安安静静地训练,是为了在赛场上绽放的那一刻。”这句话蕴含着一个时代所稀缺的品质:自律,而这种自律并非为了迎合他人而活。
在《乒乓世界》2025年7月期的专访中,当主持人提到王楚钦如今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体育和运动员的范畴,尤其在赛场上常常被全场欢迎时,他在回归安静的训练场时,是否感到困难时,王楚钦以耐人寻味的回答回应:“难的不是训练,也不是乒乓球。”他认为,真正困难的是走下赛场后,那些被放大的一举一动,所有的声音和反响,他都需要去接纳与反思。
这一回答显示了他的成熟,尽管他年仅二十五岁。在追求个性的现代社会,年轻人经常生活在过度曝光与复杂评价的环境中。在自我价值尚未建立之前,许多人便已在外界声响的漩涡中不断自我否定和焦虑。而作为国乒男队的新秀,王楚钦的迅速崛起可谓惊人,从“国乒男队第一位00后球员”而受到广泛瞩目,但由于场上的情绪对抗,他也曾受到批评。曾经,他的不稳定、不沉稳和不符合“冠军形象”,实际上却是他真实的起点。
展开剩余80%作为成年人,我们都明白外界的掌声与评价并不可靠。曾经夸你的人,也许明天就会贬低你;而你今天的闪耀表现,过些日子或许就会被过去的种种所覆盖。这个世界的评价标准变化无常,如果你始终依赖这些声音来定义自己,恐怕容易迷失方向。因此,我们的自我价值不应建立在别人的标准之上,而在于我们是否活得真实,是否懂得自己为何而努力,也在为谁而努力。
如果一个人只在意他人如何看待自己,那他或许很难活出真实的自我。王楚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:“我不能去改变别人的想法,只能改变我自己。”这是一种自洽的态度,而非自我张扬的文化。可以说,他正在回归一种“内在召唤”的轨道。面对“你会因为享受众人欢呼而疏于练习吗?”这一问题,王楚钦毫不犹豫地否定:“我觉得不会!我安安静静地训练,为的是在赛场上绽放的那一刻。”他欣喜于乒乓球所带来的成就感,它让他找到了自我价值。
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,虽然我们常看到“表现自我”的案例,却鲜有展现“内心宁静”的典范。努力的过程或许无人关注,但它们的付出始终是有意义的。那些在角落中默默坚守的时刻,最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馈到你的人生中。王楚钦并不是完美的球员,他曾坦言自己曾因急于证明而总逼迫自己去夺得冠军,但如今他可以自信地说:“我就是我,我努力向上攀爬就好了。”他开始懂得不被他人的评价所定义自己,这代表着一种内在的成熟与觉醒。
我们都渴望证明自己,但生活的真谛在于,最终不在于向谁证明自己的优越,而是在于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,追寻那个更完整、更真实的自我。当王楚钦描述自己的乒乓之路时,他说道:“我的打法、性格和经历,似乎与那些优秀前辈不太一样,少了一份扎实,多了一份闯劲。”这句话之所以打动人心,不在于他的“闯劲”,而在于他接受了自己的独特之处。唯有在真正接受自我之后,才能从攀比中解脱,找到成长的节奏与方向。
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我们的起点和经历各不相同。有些人可能一帆风顺,有些人如王楚钦一般,靠着无数次的拼搏,逐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形象。真正的成长,不是成为他人,而是成为理应成为的自己。我们身上的某些特质,早已被命运精心安排,值得珍惜和感恩。
我们以为,只有在喧嚣中才能证明存在感,唯有被人记住才是价值。但事实恰恰相反,很多强大的力量是在安静中孕育,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。真正的底气,并非外在多强,而是内心是否安定。当我们不再慌乱时,反而能找到前行的方向。
王楚钦的赛场是一个热血的战场,但他的成长轨迹却是内敛而理性的。从更深层次来看,每个人的成长与“我是谁”这一问题密不可分。不是他人眼中的你,更是你内心真正相信的自己。当你逐渐清晰自己的定位,不再求助于外界的肯定,你的步伐也会愈加坚定。你因何而有价值?你是否相信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?你是否愿意接受: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,而在于“你是上帝的杰作”。
王楚钦表示,现在他能够屏蔽负面声音,原因并非他变得更强,而是他更明白“我是谁”。这份宁静,正是浮躁社会中最为稀缺的内在成熟。成长,不是急于奔向终点,而是扎根于泥土中;成长,不是追逐短暂的光环,而是积累日日的沉淀;成长,不是接受外界的眼光来定义自己,而是倾听内心的声音;成长,不是拼命迎合别人的期待,而是安静地做真实的自己;成长,不是只在乎结果的荣耀,而是懂得欣赏每一次努力的价值。
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王楚钦般,安静地成长,在无人关注时珍视自己生命的价值。
发布于:福建省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